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2018年9月5日 修改:2018年9月5日 所属分类:行业新闻 访问统计:1492
以“数字油田”建设为代表,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在石油工业掀起一轮提高油气采收率的热潮。数字油田把“油田装进计算机”,最终实现对油田的全面感知,进而带来生产和管理效益的提升。进入21世纪,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展露锋芒,以“智能油田”建设为代表的技术革命为新一轮油气增产高潮的到来埋下伏笔。
目前中石油所属的新疆油田继率先实现油田数字化后,再次先行提出智能油田的建设目标。如果说数字油田是可感知的油田,智能油田将是能够自动操控的油田;前者可以预测趋势,而后者更可以优化决策。
从数字油田到智能油田,就像从赋予油田生命到点亮其智慧一样,堪称革命式的跨越。新疆油田如何依托现有的基础、资源、技术,立足于在中国西部和中亚具有特殊地理优势的克拉玛依,以信息化带动石油城市走过下一个10年、实现转型,值得外界期待。在新疆油田,安装油田传感器的油井主要集中在陆梁、石西、彩南三大作业区,总计有四五千口井,每口井一般须安装包括压力、温度、流量等在内的5~6个传感器。李清辉介绍,这些油水井依然需要人工巡检,但与过去不同的是,以前是定时巡井,时间到了人就得去,现在则是故障巡井,即发现有问题后人才去。
一直以来,计算机技术与油田开发理论几乎是并行发展、互为依托的关系,除了一些特殊油藏需要研究新的方法与理论,目前的理论发展已基本能够达到自动化的生产控制。但长期从事油气藏工程研究的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教授林加恩却发现,在应用方面,因为设备成本高,目前的自动化、数字化技术多用于一些高产井。以井下监控设备为例,新疆油田的许多日产油5吨以下的中低产井则无法使用。
“这些监控设备一般都在几十万到上百万元之间,中低产井放不起。井上自控设备虽然成本稍低,但也只能实现部分数据的采集,而高度智能化控制的重点恰恰在井下,井下监控和数据的采集才是难点。”林加恩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
林加恩介绍,新疆油田公司彩南油田多年前曾经安装过一套井下监控装置,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出现了故障,故障设备被取出后,工程师们在是维修还是更换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因为两者都将花不少钱。最终,作业区领导决定放弃安装。
“国内信息化走了不少弯路,也总结了不少经验。”林加恩认为,新疆油田的信息化建设,其特点就在于有能够高效率地集中人力物力做事的机制,也就是历史形成的“政企合一”、“油地合一”的特殊机制,这种模式其他地方并不容易复制。“左右信息化进程的因素,很多情况下不在技术,而在组织管理。”
对此,IBM工业部的宋吉江在做一些早期数字城市的规划项目时也深有体会。“技术本身并没有太大的难度,更大的难度在于实施过程中,同样的事情会遇到不同的标准,甚至一个油田内不同采油厂都有不同的标准。”宋吉江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
通过调研,宋吉江发现,在利用信息技术方面,国际油公司未必有很先进的技术,但执行力强是它们的显著特点。“一套标准能够很好地贯彻执行,标准统一后,做事情就变得很简单。”
据了解,目前国内部分油田如新疆油田的部分区块、长庆油田的苏里格气田等,都已实现物联化的实时数据采集。但在宋吉江看来,实时数据采集大家都能够看得到,但怎样把数据背后的价值挖掘出来,这才是今后发展的一个关键点。
上一文章:热烈欢迎中科奥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来我公司考察油田传感器
下一文章:料斗传感器如何正确的安装和维护
版权所有 2016-2023 保留所有@安徽天光传感器有限公司